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参加礼部考试,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

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3)

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4)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5)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6)

出身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1169年十二月,朝廷征召已赋闲四年的陆游,任为夔州通判,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陆游携家眷由山阴逆流而上,采撷沿路风土民情,作《入蜀记》。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7)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8)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9)

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陆游感到无比的忧伤。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陆游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段生活虽只有八个月,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0)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1)

1175年,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范成大统帅蜀州,陆游为参议官,二人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2)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3)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4)

南宋主和势力诋毁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就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先后任命为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5)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6)

1179年秋,陆游被任为江西常平提举,主管粮仓、水利事宜。次年,江西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并亲自“榜舟发粟”。 同时上奏朝廷告急,请求开常平仓赈灾。陆游奉诏返京,给事中赵汝愚借机弹劾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忿然辞官,重回山阴。

1186年,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才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陆游入京向孝宗辞行,时陆游诗名大胜,孝宗于延和殿勉励陆游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陆游在严州任上,“重赐蠲放,广行赈恤”,深得百姓爱戴。闲暇之余,陆游整理旧作,命名为《剑南诗稿》。

1190年再次进言光宗广开言路、慎独多思 ,并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7)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8)

由于陆游“喜论恢复”,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1202年,陆游被罢官十三年后,朝廷诏陆游入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一职,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并免去上朝请安之礼,不久陆游兼任秘书监。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19)

编修国史其间,因韩侂胄主张北伐,陆游大力赞扬和支持,给予种种合作,并应韩侂胄之请,为其作记题诗,勉励韩侂胄抗击外侮,为国立功。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0)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1)

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2)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3)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

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

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艺术风格上,兼具现实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作风。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4)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5)

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举起前代屈、贾、李、杜和本朝欧、苏及南渡诸人的旗帜与之对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振作诗风,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江湖诗派中的戴复古和刘克庄都师承陆游。陆游在散文上颇有造诣,兼善众体,构思奇巧,文笔精纯。陆游还具有史才,陆游的史学成就,主要不在三作史官时所修的《两朝实录》和《三朝史》,而在于他私撰的《南唐书》。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6)

陆游

在陆游的一生中,除了诗文外,书法是他理想的寄托和永远的追求。

从其有关书法的诗作和存世的书法手迹、碑帖看,陆游擅长正、行、草三体书法,尤精于草书

陆游的正体书法,师从晋唐法帖 ,沉雄浑厚,极富神韵,有明显的颜真卿楷书笔势

其行书、草书,取法张旭、杨凝式 ,又受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影响,更多追求人品和精神上的契合,讲究对比的变化和节奏。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7)

陆游一生创作颇丰,据汲古阁所刻《陆放翁全集》,计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剑南诗稿》85卷(其中有古近体诗9138首);《放翁遗稿》3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家世旧闻》8则;《斋居纪事》36则。另有《续笔记》2卷、《高宗圣政草》 1卷、《陆氏续集验方》 2卷、《感知录》 1卷、《清尊录》 1卷、《绪训》 1卷、《放翁家训》等。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8)

陆游一生写的爱国诗(苏先生读史陆游)(2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