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中坦特点(当年对美出口的元老)

56式半自动步枪是中国根据原苏联SKS步枪仿制的产品,与原枪基本相同,在中国军队装备时间前后长达近40年。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开始向美国市场出口这种武器,由于大部分是通过北方工业公司出口的,因此该枪在美国被称为“北方SKS”,这也是中国外贸步枪中名气最大的一种。

美系中坦特点(当年对美出口的元老)(1)

早期出口的带有剑形折叠刺刀的标准军用56式半自动步枪

作为军援物资,56式半自动步枪在上世纪60年代曾被大量提供给越南,支援北越军队反抗美国侵略的战争。其中一部分被作为战利品,由参战美军带回国内。当时美国市场上还很少能够看到苏式轻武器,56式半自动以其可靠的性能和出色的射击精度,博得了美国枪械爱好者的青睐。当1980年代中国开始向美国市场批量出口轻武器时,56式半自动步枪由于此前积攒的良好口碑,一投入市场便很畅销。另一原因就是当初卖到美国的半自动步枪价格较为低廉,有段时间仅卖70多美元一支。

美系中坦特点(当年对美出口的元老)(2)

后期以运动步枪名义出口的军用型56式半自动步枪

种种情况使得“北方SKS”很快成为美国民间武器库中的一种常见外国枪械,除了用于娱乐射击和初级射手的培训外,该枪也作为一种相当实用的猎鹿步枪而受到猎手的欢迎。当然中国造枪械的价格后来都上涨许多,一些商家和个人也因为囤积了此类武器而获益匪浅。这是因为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停止从中国进口武器,没有新枪再能够合法地进入美国市场,市场上的56式半自动步枪自然“物以稀为贵”,特别是那些从越南战场上带回来的带有证书的。

美系中坦特点(当年对美出口的元老)(3)

禁令出台后56式半自动步枪刺刀采用分离包装

国内最早出口美国的56式半自动步枪是标准的军用版,带有折叠式刺刀、背带和油壶等附件。这种原汁原味的军版半自动很受美国人的欢迎,加上价格低廉,销售形势一度大好。不过由于56式半自动弹仓容量小,只有10发,一些喜欢“烧枪”的美国人认为它们不“过瘾”,所以国内生产厂家对一部分后期生产的56式半自动进行了改进,拆除了固定弹仓,改为使用56式冲锋枪的30发弹匣。美国国内的一些枪械公司也生产了相应的大容量固定弹仓转换件,使其最大容弹量可达惊人的50发。

美系中坦特点(当年对美出口的元老)(4)

仅为外贸开发的“伞兵型”短管56式半自动步枪

迎合美国客户对枪械的多重要求,后期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也有采用带有拇指洞的整体式运动步枪枪托等的变型产品,表面处理更加讲究,标记也改为符合国外客户习惯的英文形式,生产厂家则多达数十家。这时的56式半自动已逐渐脱离了军用枪械的本质,全然是一种基于SKS的民用半自动运动步枪了。

美系中坦特点(当年对美出口的元老)(5)

后期出口的56-M半自动步枪,刺刀已按要求拆除,并改用了运动型枪托。

由于美国在1989年立法,禁止进口到美国的半自动武器具有所谓的“突击武器”特征。尽管该法律主要是针对AK47突击步枪,但国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由于也符合其中的限制条件,导致出口美国市场的56式半自动被大量扣押在海关。国内生产厂家为规避该项法律的规定,对随后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进行了局部改进,将10发固定弹仓更换成了5发的可卸式弹匣,同时将枪管截短,取消了刺刀座。通过这样一番改动后的新枪被称为56-M半自动步枪(Norinco SKS-M),这样最后又有一批北方工业出口的56式半自动步枪被允许通关。

美系中坦特点(当年对美出口的元老)(6)

美国枪友自行改装使用折叠枪托的“伞兵型”56式半自动步枪

这些在相关法律生效前就进入美国的56式半自动步枪称为“Pre-Ban”,市场上还有少数是收藏者买到了生效后生产的“Post-Ban”即改头换面版的56式半自动后,再通过购买和更换相关配件,使其恢复“原貌”而成的。后来美国有些地区还颁布了更严格的法律,如加利福尼亚州签署了号称全美最严格的枪械管制法——攻击武器限制令,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禁止销售包括AK47及其仿制品在内的大约75种被归类为攻击武器的枪械,带有拇指洞的枪托和所有容量大于10发的弹匣也在被禁之列,在该法令生效后,甚至连改用弹匣的56式半自动步枪也不能持有,而是由州政府赎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