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

正始诗歌,是指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这段时间的诗歌。建安诗歌的时代宣告结束,而新一代诗人阮籍、嵇康相继出现,标志着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1)

正始时期的政治时局是影响士人心态及他们的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自魏明帝曹叡去世,齐王曹芳只有8岁,完室曹爽和重臣司马懿辅政,曹氏、司马氏的明争暗斗从此就开始了。司马氏夺权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势,除在军事上诛灭敌对势力外,在政治上大杀名士。景元四年,杀嵇康。在这极端黑暗的政治恐怖下,士人建安诗歌中的昂扬的气概没有了,代之以如履薄冰的忧生之嗟。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2)

在诗歌创作上,一方面用韬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中人的虚伪龌蹉,沉痛委曲的风格;另一方面,由于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转为追求一种理想中的人生境界。而且由于玄风的影响,诗歌创作中,常常表现一种老庄人生理想的倾向。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3)

人们有一种很强的理论兴趣,其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就是沉浸于玄思之中,这些玄思妙解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快乐。正始士人在玄思妙想中领悟人生。正始诗人在追求自然、心与道冥的同时,把老庄的人生理想自然而然地带入到诗中来,有的在诗中创造一个庄子逍遥游式的理想境界,诗人可以徜徉乎其中,神游于无何有之乡,作为解脱现实苦闷的精神慰籍。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4)

“夏后乘灵與,夸父为邓林。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凤凰鸣参差,伶伦发其音。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求。”阮籍《咏怀》第22首。有的把这个理想境界人间化,“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楫容裔。放濯投竿,优游卒岁。”嵇康《酒会诗》其二。这种境界进入诗歌创作,就为在文学中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和感,表现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把人对自然的态度引向审美的层次,成为后世山水诗的思想滥觞。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5)

阮籍的诗,哲思与抒情,与意象暗示纠结在一起,表现出深沉的思想意蕴,抒发了个人的情怀,表现了老庄的旨趣,无疑是后来玄言诗的滥觞,也对后来咏怀诗的议论倾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6)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阮瑀之子。文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82首五言《咏怀》诗。首先,《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他认为不但自然规律使人生早早调落,世事无常社会险恶也给人以重重忧患。不但外在的自然、社会对人施以压迫,人心理中自身的矛盾苦闷焦虑也在残害着人的灵魂和生命。他的诗“旨”深远,意蕴深邃。在艺术表现上,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来表达自己的深切情思。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幽思独伤心。”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7)

其次,阮籍的诗还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响逸而调远”。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在生活上饮酒狂放之外,在精神上寻求解脱的方式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这种境界在他的笔下如逍遥游中的大鹏,或玄鹤,有时描绘成神女般的佳人。这种玄远朗澈的境界,这种富于神话色彩的瑰丽想象,再出之以清丽流畅的语言,使读者获得一种清逸玄远之美的感受。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8)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宿州市)人。史称嵇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授,博览无不该通。长好庄、老。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年四十,为晋文帝所杀。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9)

他的诗歌虽不如阮籍,但也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自有特色。首先,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如《赠兄秀才入军》其十五:“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他的诗具有清远的境界。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10)

其次,嵇康的部分诗歌中还有一种峻切之语。对险恶的世道人心发出一种愤激的批判,锋芒犀利。这种充满愤激感情的语言,有很激切的批判力量。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11)

另外,嵇康还能脱开《诗经》,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清远之意境,隽秀之语言,别具一格。嵇康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情调高远,语言流畅,表现了作者很强的语言功力。

嵇康人生哲理诗(正始诗歌的代表阮籍和嵇康)(12)

我是@穆瓣草籽教育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最新教育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