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观察》栏目推出特别策划:《我家不一样》。从今天起,我们将通过一组组家庭的变化,来看看改革开放四十年给咱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

“早上一碗胡辣汤,给个神仙都不当”

河南人对胡辣汤的爱

就像火锅之于四川

拉面之于兰州......

每个早晨

胡辣汤店永远是人潮汹涌

不管是开宝马的

还是蹬三轮儿的

早餐摊上,要上一碗胡辣汤

淋上几滴香油、陈醋

“滋溜”一口

满足了所有的味蕾

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就是一个和胡辣汤有着八百多年缘分的人

......

凌晨四点的逍遥镇,天空仍然笼罩在黑暗中,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能依稀看到几个环卫工人和几辆黄色的垃圾车在工作。这个时间点,大多数人还沉醉在各色的梦境中,而他早已开始忙碌,如往常一样:打开灯牌,放下木凳,擦拭桌面,收拾卫生,准备佐料,熬制鲜汤,这就是高群生的早晨。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3)

高群生是高记胡辣汤的第十三代传人,也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当初,这可是宋徽宗年间的宫廷御膳,后来传到了民间。传到高群生这一辈儿,高记胡辣汤已经传承了八百多年。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4)

在他看来,要想做好胡辣汤,就要做到三香,即汤香、面香、佐料香。达不到这三香,只能叫咸汤。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5)

所谓汤香就是胡辣汤的汤底要够香,汤是一碗胡辣汤的基础,只有汤做好了,底子才能打好。高群生做的胡辣汤是用牛骨、羊骨等熬成的骨头汤做汤底,一般是下午熬制,熬上七八个小时,把骨头熬透了,味儿熬完全了,只有这样,第二天早上才能用。在高群生看来,这样的汤才够味,够香。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6)

其二就是面香,胡辣汤里的面指的是面筋,高群生一直坚持用传统的方法做面筋手洗出来的面筋,爽滑筋道,有嚼头,放到汤里,十分的香。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7)

除了面和汤,胡辣汤中最重要的就是佐料了,不像其他的汤只有一种或几种佐料,一碗胡辣汤中蕴含了30多种佐料,除了生姜、胡椒、八角、肉桂等常规调料外,还有很多佐料都是中药材。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8)

为了找到品质最好的佐料,高群生每年10月份都会跑到广西四川和陕西,跑到佐料的原产地,去采购最好的原材料。有时候,熟人想卖给他一点八角、花椒,以次充好,他从来不给面子。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9)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0)

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体也可以做生意了。高群生就开始跟着父亲卖胡辣汤,那时候还没有店面,简单支个小摊,两张桌子几条板凳,把胡辣汤做好后从家里担出来卖,一碗胡辣汤只要一毛钱。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1)

那时候人穷,即使是一毛钱一碗的胡辣汤,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种过年才有的奢侈。那时候的胡辣汤不只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地位的象征,因为只有有钱的人才喝得起胡辣汤。喝的人少,做的人更少,村子里的胡辣汤店只有两三家,高群生便是其中之一。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2)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一碗胡辣汤,一份油馍头,几个菜角,这早已是寻常百姓再普通不过的早餐了。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3)

与之相随,高群生的胡辣汤店也越做越大,如今,他的加盟店已经有190多家,遍及全国各个角落。他现在的这家店也早已不是当初的小地摊,而是一幢装修考究的三层新式小洋楼,服务员也不再是家里的亲戚,而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4)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5)

在这家店里,既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食客,也有喝了十几年胡辣汤的老主顾。有的人出差或回家的时候往往会在高群生这里买一些包装好的胡辣汤料,作为特色,带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6)

除了食客,高群生的店里还有一些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学徒,有河北的,西安的,兰州的,他们不远千里来到逍遥镇就是为了学到最正宗的技艺。谋生的同时,也为漂泊在外的河南游子带去一份家的味道。高群生说,他每一年要收四五百个学生,连续收了二十年。说起来,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7)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8)

除了高群生,逍遥镇还有很多以卖胡辣汤为生的人家,外出卖胡辣汤的逍遥镇人有两三万,他们带着家乡的味道漂泊四海,在全国各地扎根。一碗胡辣汤,不仅承载着家乡的味道,也滋养了一代代逍遥镇人。胡辣汤还带动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包括小麦,红薯,香葱等,养殖业、物流业、包装业也得到了发展。小小一碗胡辣汤,带动了一条巨大的的产业链。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19)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0)

除了做胡辣汤,高群生还是南门村的村支部书记,他带领着村民修建了沙河广场,还主导修建了村室和乡间的道路。贫困户还能跟他免费学习做胡辣汤的技术,以往土墙贫瓦的南门村,现在是美食届人人称道的故里。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1)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2)

在高群生任书记期间,带领南门村126户,387人脱贫致富,老百姓都说:高书记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书记。而高群生却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幸福。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3)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4)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5)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6)

高群生的致富,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家族技艺的传承,更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高群生和家人始终坚信,正是有了改革开放和镇上老百姓的支持,才有了高记胡辣汤现在的发展,所以,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7)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8)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29)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30)

高群生说,“不管走多远,逍遥镇是我的根,我是长在这片土里的。 做人呐,跟做胡辣汤一样,都要实实在在”。接下来,他和孩子们还有一个要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那就是,将胡辣汤继续发扬光大......

河南为什么没有卖牛肉汤(征服一亿多河南人的这碗汤)(31)

改革开放四十年间,高群生见证了自己家的胡辣汤店面从一个小小的店铺,到今天全国有160多家加盟店,见证了曾经落后贫困的家乡,如今成为美食届人人称道的故里。富裕起来的高群生没有忘记初心,还在坚持“最初的味道”。因为这碗小小的胡辣汤,盛满了时代变迁,却永远都填不满,在外地奋斗的河南人,对家乡的这一碗乡愁和乡情。

节目来源:《百姓观察》

编辑:董蕾 王明月(实习)

主编:刘亚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