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外交官小故事(广交朋友之各国外交官百态)

作者:丛山 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自1985年起先后在中国驻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驻加蓬共和国大使馆、驻刚果共和国大使馆、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驻法国大使馆工作。

驻外多年,难免会和各国外交官打交道,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广交朋友,不是只在正式外交场合才能接触,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才能建立深厚的友谊,接触了之后,感觉每个国家的外交官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有关外交官小故事(广交朋友之各国外交官百态)(1)

前苏联的外交官经验丰富,从来都是他们想从你这里打探消息。估计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男的帅气,女的性感漂亮。记得那时我们刚刚改革开放还十分保守,到海边散步,遇到认识的金发碧眼女外交官穿着性感的比基尼,直接上来与你打招呼,人家倒没什么,而我们说话都有些脸红,很不自在。有的苏联外交官十分喜欢喝酒。每次我们使馆举行招待会,他们站在水台那里就不走了,一杯接一杯。尽管那时中苏关系紧张,但我们下面还是保持了往来。后来得知这是外交官的基本素养,斗而不破,是一种高超的外交技巧和斗争策略。

朝鲜的外交官十分节俭,很多国家和他们没有外交关系,每次他们的国庆招待会恨不得把我们全体外交官都请去,以充门面。他们每家做一两个菜,然后摆出来,基本上都是泡菜之类的。但还要十分感谢这位外交官,是他介绍我认识了当地星级大饭店的经理,知道了举办大型招待会时可以借他们的自助餐加热炉,而我们那时都是摆盘。后来我们从香港亚贸自己订购了自助餐加热炉后,才不再借了。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解决了很多问题。

韩国那时与我们没有外交关系,每次出席驻在国组织的外交活动都十分尴尬,因为亚洲国家不多,他们总想和我们打招呼,我们的人一直躲,有时实在躲不过去了,也就笑一笑,估计比哭还难看。

有关外交官小故事(广交朋友之各国外交官百态)(2)

在瑞士日内瓦留影

有关外交官小故事(广交朋友之各国外交官百态)(3)

后来到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工作时,中韩已经建交。有时他们邀请我们去观看韩国文艺团体的演出,可能是文化差异的原因,有些在我们看来绝对上不了台面的节目也能上去,像杀鸡般的二胡,根本称不上享受,而是无法忍受。当然也有能接受的、受欢迎的节目。

罗马尼亚的外交官绝对拿自己不当外人。灯坏了,找我们使馆的电工去修;需要修整草坪,就来借我们的打草机;要举行宴请活动了,就来借餐具。印象最深刻的是东欧解体时,罗马尼亚政权更迭,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死,这位外交官是齐奥塞斯库政权的人,他们国内要召回他,估计他面临的结果不会太好,告别时流下不舍的眼泪。他说:“我的国家政府没有了,不知以后前途如何?”显得那么的无助。我们也依依惜别。那时我们才感到一个国家如果失去政权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有关外交官小故事(广交朋友之各国外交官百态)(4)

中国驻毛里塔尼亚大使馆

我在驻毛里塔尼亚使馆工作时,结识了法国使馆文化中心主任,关系不错,曾去他家中做客,一起观看1986年世界杯半决赛法国与德国队比赛的电视直播。最后好像普拉蒂尼率领的法国队败给了鲁梅尼格率领的德国队。随着比赛的进程,大家一起欢喜一起悲。

我们经常从他们那里借电影胶片拿回使馆播映,还组织过中法乒乓球比赛,法国国内的著名专业球员来这里访问,我们组织了使馆和援外专家组的乒乓球高手和他们比赛。他们也邀请我们观看来自法国本土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没想到我到驻加蓬使馆工作后,又碰到他,他也被调到加蓬当法国文化中心主任。后来有一天他来与我告别,他说他要回法国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加蓬当地物价太高,他的几个小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学费用很贵,回国后上公立学校是免费的。可见各国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都一样,可怜天下父母心。

美国的外交官一般都十分豪爽,有什么说什么,一点也不忌讳,绝不隐瞒他们的观点,爱憎分明,旗帜鲜明。他们邀请我们观看美国摇滚乐队的演唱会,那震耳欲聋的场面太震撼了,后来我再也不敢去了,欣赏不了。

有关外交官小故事(广交朋友之各国外交官百态)(5)

中国驻加蓬大使馆

在加蓬时,中美使馆之间比赛过排球,回来后在树荫下当拉拉队的人都被晒伤了,那时才知道非洲赤道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有多厉害,你躲在树荫下也没有用。他们还喜欢恶作剧,记得有一次年轻外交官聚会时一起做游戏,就是你把身上所有的东西拿下来,比谁接得最长。当然是皮带、领带、女士头巾最占便宜,袜子、钥匙链、鞋子、手绢什么都算。当然不许脱衣服裤子。

美国到处树敌,使馆戒备森严,生怕别人袭击他们。为了加强安全措施,美驻毛里塔尼亚使馆从我们港口专家组购置了钢筋混凝土制作的三角体水泥块和扭工字块,作为路障摆在使馆和文化中心大门前。

埃及的一位外交官喜欢打乒乓球,经常来找我们使馆乒乓球打得好的同事交流,以球会友,我那时经常给他们当裁判。

通过广交、深交朋友,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加快融入国际社会,有利于开展工作,取长补短,完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

— END —

作者 | 丛山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