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由来和起源(发明史春日已至)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要到放风筝的好时机了。放风筝是一种老少咸宜的休闲运动,几乎每个人都尝试过,但是关于风筝究竟是怎么来的,你可能还不知道。

风筝的由来和起源(发明史春日已至)(1)

海绵宝宝造型的风筝

一,风筝是谁发明的

风筝起源于中国,相传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由墨子和鲁班发明的。

据《韩非子 外储说》载:墨翟“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也就是说,最早由墨子造的风筝是由木头制成的,耗工三年,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后来墨子把他制作风筝的梦想和手艺传给了学生公输班,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鲁班。据说,鲁班改进了师傅的设计,改用竹子做风筝。他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后做成喜鹊的模样,称为“木鹊”(也有一种说法是叫“木鸢”),在空中能飞三天。

风筝的由来和起源(发明史春日已至)(2)

传说中鲁班造的“木鹊”是风筝的早期形态

后来有人质疑这种“木鸢”或者“木鹊”的真实性,认为这种古老文献中的记载多是些奇闻怪谈,并不靠谱。为此有人专门做了实验来验证。

2003年,来自山东潍坊的风筝爱好者孙继和在收集了许多史料后,凭借多年的木工经验,耗时三个月,全部用竹、木材料制作了一只“木鸢”。它翼展近3米,高70公分,重两斤半。

孙继和大胆地把“木鸢”放飞,结果“木鸢”平稳升空,并在天上停留了一刻钟之久。这是第一次“木鸢”实物成功飞行,证明史料中所称的木鹊飞3天的故事完全有可能。

风筝的由来和起源(发明史春日已至)(3)

孙继和赴日本表演风筝,左一为孙继和,图片来自互联网

由此,专家们认为,鲁班发明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风筝,且风筝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今山东境内)是比较可信的。

二,风筝为啥叫“风筝”

虽然是春秋时期的墨子和鲁班师徒二人发明了风筝(当时叫木鸢或者木鹊),但“风筝”这个名字的出现却要晚上许久。

东汉末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开始出现纸做的风筝,称之为“纸鸢”。纸鸢的叫法非常普遍,也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古诗词当中:

“鸾鹤久从笼槛闭,春风却放纸为鸢。”——(唐)徐夤 《溪隐》

“好纸造成鸢。占得风来便有缘。”——(元)王哲 《南乡子·好纸造成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

唐代时期,放纸鸢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活动,儿童放纸鸢在民间开始流行。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记载:"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

风筝的由来和起源(发明史春日已至)(4)

儿童放纸鸢

到了五代的时候,人们开始在纸鸢上加上哨子,这使得纸鸢在飞行的时候会发出悦耳的响声,就如同古筝和古琴这样的乐器一般,于是人们便开始把带哨子的纸鸢称作”风筝“。

这样的叫法流传到现代,就逐渐成为了所有纸鸢(包括不带哨子的纸鸢)的统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