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体裁(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体裁(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1)

统编语文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个“语文园地”里收录了一首古诗,这应该算是小学生在语文课本里学习的第一首古诗了: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水中都不见。

诗歌很简单,由一到十的数字构成,非常巧妙,且全诗的情与景皆有,算是一首很不错的打油诗。可是在语文教材中,这首诗既没有诗名,也没有作者的署名,更像是一谜语。

熟悉这首诗的家长朋友们,会提出疑问:这不是郑板桥的《咏雪》诗吗?的确,现在网上一查,马上就能看到这首诗的作者是郑板桥,之前很多儿童诗歌选本中,也都是把这首诗署名为清代诗人与画家郑燮(板桥)的。

不过,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无题也无名,其实是体现了教材更严谨的态度。这首诗其实有很多版本,而每种版本,传说中的作者还都不一样。比如:

流传中郑板桥的《咏雪》,其实最后一句并不是“飞入水中都不见”,而是“飞入梅花都不见”;

还有据说是乾隆皇帝写的《飞雪》,最后一句是“飞入芦花都不见”;

又说是纪晓岚写的,最后一句是“飞入草丛都不见”等等。

在不同的民间传说中,作者还可能是清代的刘墉、沈德潜等。

而且前面几句诗,如果细读起来,会发现各种版本也有不少差异,如: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

从这些诗句的不同情况看来,这首诗很可能是属于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只是为了传播的方便,人们故意把诗歌安放到不同的名人身上而已。

《北大阅读课·领读者手册》中,也收录了一首《雪梅》: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是不是和语文教材中的很像啊?其中只有一个“水”与“梅”字的不同。在《北大阅读课·领读者手册》中,这首诗署名为北宋代诗人林逋(和靖),不过编者其实也表示了不确定。有人说《林和靖先生诗集》收录了此诗,这依然只是传说,查今存《四库全书·林和靖诗总目》,其中并无此诗。只不过,此诗的署名的确已经从清代上溯到北宋了,端的是流传太广,影响太远。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体裁(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2)

《北大阅读课》一年级上册的学生用书里,有一个以数字入诗的专题单元。其中收录的古诗也与“一片两片三四片”相类似,如明代伦文叙的《百鸟归巢图题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

啄尽人间千万石。

诗的标题为什么说是“百鸟归巢”呢?伦文叙是来自明代南海县的状元郎,做过翰林院编修。所以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故事,这首诗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有富人得宋代苏轼的真迹《百鸟归巢图》,请这位状元题诗。状元也不推辞,提笔写了头两句。那富人一看,以为是口水话糟蹋了名画,肠子都悔青了,待状元写完了全诗,那人才一扫愁云,喜出望外。

据说诗中还藏有一种算法:第一句“一只又一只”加起来就是2只。第二句“三四”是12只,“五六”是30只,“七八”是56只。所以这诗的开头两句,全部加起来(2 12 30 56=100)正好就是百鸟。当然这是后人有趣的附会。这首诗中,作者以鸟来暗指没有才学但却身居高位的人,用凤凰来比喻真才实学的人才或贤人。“凤凰何少鸟何多”是作者感叹那时的官场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少,无能之辈却非常多,而这些无能之辈占据着重要岗位,“啄尽人间千万石”他们把粮食都吃完了。

其实,这首诗的作者仍然也是没有定论,比如也有人说是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可传说中乾隆帝写的不是百鸟,而是题写的《百鸡图》:

飞来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尔何多,

啄尽人间千万石。

与前面署名伦文叙的诗也稍有差异,即第一三句略有不同。相传乾隆皇帝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歌,如果每天写一首的话,写4万首诗大约要花费一百多年呢,这也太夸张了吧!所以,如果后人把乾隆皇帝抄写过的所有诗,全算成是他自己写的,这恐怕才解释得过去。

与此诗相类似的,还有传说是宋代王安石讽刺朝廷贪官的《麻雀》:

一窝二窝三四窝,

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

凤凰何少尔何多。

同样,这首诗的作者依然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说是明代徐文长写的,或清代李调元写的,统统都是在民间具有良好口碑的才子。这样看起来,这些数字入诗的诗歌,大多只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作品,作者也是被人有意安放在不同时代的名人头上。

这样的情况其实古已有之,中外皆然。许多诗文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作者是后人托伪,但为了流传的方便,我们仍然保留这些署名。就正如我们今天宽容地对待孔子语录的署名,伊索寓言的署名,托尔斯泰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署名,等等。

不过在《北大阅读课》中的数字入诗的专题单元里,有一首数字诗的作者是确定的。那就是郑板桥的《咏竹》

一二三枝竹竿,

四五六片竹叶。

自然淡淡疏疏,

何必重重叠叠。

和“一片两片三四片”或者“飞来一只又一只”相类似,本诗的开头两句也是仿佛在数数,但其所写并非真有一二三根竹竿,和四五六片竹叶,而是表示数数是数不清楚,有很多很多的意思。“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说竹子本来就疏密有致,何必非要重重叠叠挤在一起。这后面两句连用叠字,一样的别出心裁。全诗仅用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和叠字,就写尽了竹子的神韵和风姿。

《北大阅读课》“数字诗”单元的“补充阅读”里,还收入了更为大家所熟悉的、北宋哲学家邵雍的这首五言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体裁(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3)

此诗也是将“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令人耳目一新。由于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连成一诗,特别适合幼儿学习,所以被称为“蒙学诗”。这首诗曾以《山村咏怀》为诗名,多次被收入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

最新的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没有再收入这首诗了,想必是与“一片两片三四片”太相近吧,也或者是因为需要解释的内涵太多,不再适合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吧。

最后,我再送给大家一首唐代诗人罗隐的一首数字开头的诗,来结束本文吧。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体裁(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4)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体裁(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5)

关注一起悦读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