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扬州非遗翡翠烧麦(荆州有种白案手艺)

油墩子

文/图 芒果君爷爷

舌尖上的扬州非遗翡翠烧麦(荆州有种白案手艺)(1)

磉墩,古建筑用砖或石砌的木柱基础,即上置柱顶的石头。

我儿时的荆州,饱经沧桑的磉墩掩没在废墟里,散落在路边的草棘中,扔在大树的浓荫下,曾经“顶天立地”的光环默默退去,委屈的充当人们歇脚的石凳。

清晨,荆沙过早随着如织的人流沸腾起来。过早,在荆州人心中似有几分地位,它关乎着餐后的心情,马虎不得。

荆州,大街小巷棋布数千个早餐店铺,从百余种面点或炸货乃至汤汤水水米粉面条里,选择个人喜好的“品项”过早,还真是不容易。林林总总的过早,扰乱了决心,多而繁的过早门类,反而使人五心不定。如何满足空寂的胃囊,源于天长日久的积累和喜好。

晨间,空气中飞逸的缕缕脂香,让人不得不驻足观望。尽管报刊网络连篇累牍地䜣说炸货之妖孽,喋喋不休的历数油炸之原罪,可油炸的浓香极易俘获人心。面对美味,有多少人能够不受蛊惑而自律?况且它们并非洪水猛兽,有何惧之?

芝麻满布的五香油饼、浓香四溢的葱花油饼、微辣咸香的豆豉油饼,油锅中最为常见。它们在发酵面团中改变辅料,从而衍生食客钟爱的多元味道。

油香,源自磨碎的米面和黄豆,鄂东一带叫“面窝”,油香,多么优雅的名字,它是荆沙的独创,楚之源头叫法当然不同。香葱和姜末重组了油香的味型,缔造出摄魂夺魄的美味,很少有人可以抗拒。

还有南北常见的油条、糍粑、糯米饺,它们都是沸腾油锅诞生的大路货。在中国,油炸食物是一个无垠的大家族,它们的味觉似曾相似却又独领风骚,我们很难穷尽花名册中的炸货。

够了,倘若任性记录下去,恐偏离“三支竹筷”的主题。

舌尖上的扬州非遗翡翠烧麦(荆州有种白案手艺)(2)

在万千油炸制品中,油墩子,默默地漂浮在清澈的菜籽油中,炙热,使它经历了由雪白至金黄的过渡蜕变,它在食客的双眸关注下进行着神秘的演绎。

油墩子,肥厚敦实酷似磉墩。它的名字与其模样贴切契合,墩子,磉墩也,恰如其分,创始人真是别具匠心。

舌尖上的扬州非遗翡翠烧麦(荆州有种白案手艺)(3)

案板,面点师不可或缺的工具。“白案”,是对应“红案”的另一厨师门派。白案,简简单单二个字,是无数有志从事米面烹饪者的梦想,“白案”,囊括了全部的行业技能特征。很难想象“白案”少了宽绰的案板,是如何缔造出千奇百怪的花样来?

油墩子,典型的白案产品。奇特的工艺,不依赖案板即可成型,使它有资格在白案家族里标新立异。

油墩子,油饼,油香,构成了荆沙早点“三剑客”,但它们各自有序,故而独立山头。大凡面粉发酵,面团或干或稀并不严谨,稀者加粉干者给水,失误皆可补救。可油墩子偏偏特立独行,发酵必须非干非稀,呈半流质的糊状物,倘若油墩子依常态发面,必不能及。

油墩子的面粉,酵母,食盐和清水配比,必在“度”中把控。一旦失手,势必“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造成不可挽回的败笔。

闲话少说,油锅支起。左手筷一支,右手一双筷,三支竹筷,准备停当。

舌尖上的扬州非遗翡翠烧麦(荆州有种白案手艺)(4)

只见左手筷头轻触面糊,随之伸入葱花之中,筷头的星点面糊顺从地粘起一撮葱花来。右手双筷挑起面糊,左手迅速用单筷接住,面糊在三只筷子合力之下绞索拉伸,接下来三只筷子相交合一,条状面糊竟自动接驳牢牢粘合起来,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娴熟的一蘸一绞一合,面糊落入油锅膨胀起来。

炸锅里,并没有油珠骤聚的轰轰烈烈。油墩子像一只只匍匐水中采莲人的“腰盆”,在热油中缓缓荡漾。

当油墩子底部金黃时,须倾覆颠倒,来个本末倒置的二次油炸,就是这个二次油炸工序,促成油墩子自中央凹出腰线,这正是磉墩的标准形态,油墩子因此得名。

油墩子肥厚蓬松,遇热相互倾轧,共同向中合拢,熟制后中间自成一孔。撕开油墩子金黄的外膜,蜂巢丝网纵横交织,咬上一口,柔软筋道风格殊有。

舌尖上的扬州非遗翡翠烧麦(荆州有种白案手艺)(5)

油墩子,极具美感的早点,在湖北其它城市竟然少见,即便是早点之都沙市,油墩子的摊铺也不多见。原来,发酵面糊和三支竹筷手打天下的工艺,才是油墩子营生最大的拦路虎。

远离沙市的江浙沪,沙市人称其下江人。长江下游的城市也有油墩子,但它是萝卜丝与面糊液混炸的粑粑,它的外形粗陋,极不规则的平扁芜杂着炸枯的萝卜丝,毫无油墩子的“磉墩”气势,实在难以与墩子划等号,叫它油墩子,真是浪得虚名。

舌尖上的扬州非遗翡翠烧麦(荆州有种白案手艺)(6)

今日晨,吃到了久违的油墩子,伏案之时,那金黄的色泽仍在眼前挥之不去。那三根竹筷的转动令人眼花缭乱,那松软葱香的味道犹在口中……

在红尘闹市崭露头角的油墩子,是源于荆楚千千美食的一份子。尽管它是荆沙人过早的日常,却蕴藏着中式白案的精深与奇妙。

油墩子,真的很好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