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儿子有没有离婚(都挺好中的法律知识)

一部集齐了众明星的家庭剧《都挺好》正在热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都挺好大儿子有没有离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都挺好大儿子有没有离婚(都挺好中的法律知识)

都挺好大儿子有没有离婚

一部集齐了众明星的家庭剧《都挺好》正在热映

剧中的各个点都触动着很多人的心

在这部剧上面

观众找到了好多共鸣

不过鲁警君在看电视剧的同时

也发现了其中突出的法律问题

1

首先在一开始苏爸就给我们进行了一下防诈骗普法宣传

高息投资理财陷骗局

典型案例

家住开发区的李大爷今年60岁,省吃俭用辛苦一辈子攒了几十万块钱,眼看着孩子大了要结婚,房子还没有着落,可手里的钱只够交个首付,李大爷真是愁坏了。

一天,李大爷在街上看到一家理财公司在开展理财宣传,销售人员说自家公司是全国P2P行业龙头,公司很正规,理财收益很高,李大爷有点心动。销售员小王见状,立马热情地把李大爷请进公司一阵忽悠,禁不住诱惑的李大爷先投了一万块。随后的几个月,李大爷都准时收到利息,李大爷觉得,这家公司应该比较靠谱,于是决定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三十万元存款都投了进去。三十万一年就是三万六,比存银行强多了,李大爷一边算着小帐一边美滋滋地回了家。下个月,李大爷准时到银行查看利息,谁料账户里啥都没有!李大爷立马到公司找到小王咨询,小王说:“总部今天有事钱打晚了,等两天就打过来了。”后来,李大爷在家等了十几天也没等到钱。再去理财公司的时候,就发现公司大门紧闭,一个人也没有,原本热情的小王电话也已经关机了。傻眼了的李大爷立即报了警。接待李大爷的民警告诉他,这家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已经跑路,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已经被立案调查。

警惕!

看看这位老人的受骗经过

是不是跟苏爸如出一辙!

针对老年人诈骗

普法来一波

诈骗老年人常用七大套路

医保社保诈骗

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员工,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提醒:

医保卡只能在当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使用、并且个人账户资金不能透支。

销售保健品诈骗

犯罪团伙利用非法途径收集老年人的信息资料,冒充专家教授的身份,博取老年人的信任。因为受害老年人防骗意识较弱,在犯罪分子轮番“免费用药”等的利益诱惑下,一步步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之中。

提醒:

老年人是泄露自身公民信息的高危群体,在参加教授讲座、保健品宣传等活动中,应当强化个人信息资料的保护意识,面对巨大利益诱惑时,及时告知子女或寻求专业机构帮助。

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种种借口,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实施诈骗。

提醒:

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对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电话进行调查处理。

虚构遇险诈骗

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坠楼、触电、突发疾病等危急情况,以需要马上治疗为由,要求对方转账汇款。情况紧急,当事人不知所措往往会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后被骗。

提醒:

遇到此类诈骗应第一时间拨打亲属、朋友电话求证。

收藏诈骗

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具有收藏爱好的老年消费者资料,然后冒充收藏品推销员随机打电话推销“收藏品”。被害人若购买其推销的“收藏品”,即会被告知所购买的“收藏品”中奖,继而索取所谓的“手续费”“公证费”等。

提醒:

收到此类电话,应慎之又慎,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避免受骗。

虚假中奖诈骗

骗子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的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或邮件,老年朋友一旦联系兑奖,骗子就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手段名目要求老年人汇钱,实施诈骗。

提醒:

一旦在信息里的网页链接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就会被骗。

利用ATM告示诈骗

骗子首先堵塞遮挡ATM机出卡口、堵塞取款口等,并在ATM机上张贴虚假服务告示;老年人在ATM机操作过程中发现有故障,一旦按照虚假告示联系犯罪分子,犯罪分子就会伺机套取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从而盗取老年人卡内现金。

提醒:

银行不会在ATM机上粘贴卡片等物品,切勿相信ATM机上粘贴的小卡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