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白果村(探访遵义播州白果村)

毕节市白果村(探访遵义播州白果村)(1)

(华表上雕刻的“凤”图。)

遵义播州区白果村雷水堰水库边,两块庄稼地里“藏”着两个“宝贝”,它就是一根石柱和一块石碑,一般人不会特别注意,这可不是一般的石柱和石碑,据称,这是播州第22世土司杨辉修墓时立的华表和石碑,距今有541年了。8月13日,遵义杨氏家族海龙囤直系族长杨国政等3人带上贵州都市报记者,探访了这华表和石碑。

华表上龙凤飞舞

当日早上,在杨国政的带领下,记者驱车来到团溪镇白果村雷水堰水库,站在水库大坝向山脚望去,竖立在一片杂草丛的华表很显眼。走进仔细看到,华表石柱成圆形,柱体高2米,直径约50厘米,四周柱身上饰有流云纹,从中飞舞着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雕刻工艺很精湛。

(两位杨氏后人在查看石碑的记载。)

华表石碑有541年

杨辉是播州第22世土司,袭播州宣慰使职,明朝成化11年(公元1475年),他向朝廷告病退休,在雷水堰水库山脚下,修建了自己墓地,在墓前竖立了这华表和石碑,距今541年。

遵义文史学家李连昌老师称, 在封建社会,要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或七品以上的朝廷官员,死后才能在墓前立华表,杨辉任职播州宣慰使职,正四品官员,墓前竖立华表是理所当然的了。

据了解,去年,贵州省文物考古所对杨辉进行考古发掘,并获得“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杨辉墓、以及华表、石碑等古迹建筑,已纳入了文物保护范围。

新闻链接:

华表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属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相传华表是部落时代的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桓表,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富有深厚的汉族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相传尧时立木牌于交通要道,供人书写谏言,针砭时弊。远古的华表皆为木制,东汉时期开始使用石柱作华表,华表的作用已经消失了,成为竖立在宫殿、桥梁、陵墓等前的大柱。华表通常由汉白玉雕成,华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是莲花座或须弥座,上面雕刻有龙的图案,蟠龙柱上雕刻一只蟠龙盘于柱上,并饰有流云纹;上端横插一云板,称为诽谤木;石柱顶上有一承露盘,呈圆形,因此对应天圆地方,上面的蹲兽为传说中的神兽朝天吼,或称为望天犼。

(记者 姚强 摄影报道 编辑 王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