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

和同事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说起了她家孩子。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在吃晚饭的时候,孩子手里拿着筷子,觉得筷子不是很好用,就准备伸手抓,然后他爸就着急忙慌地说:“宝宝,筷子是用来干啥的?多用用才能会,用筷子吃。”然后孩子就变得一脸委屈,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同事看她满脸的不开心,就说:“宝宝,爸爸不是故意大声的,只是想要你注意卫生,没有别的意思的,继续吃饭好不好呀!”然后宝爸看孩子还是不吃饭,就准备喂给孩子吃,结果孩子不领情。同事说孩子之前也是这样,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说也说不得,一说就哭,问我为什么孩子会变得这么脆弱了呢?怎么就这么“玻璃心”?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1)

“玻璃心”是指人的心理脆弱得像玻璃一样,稍不留心,遇到不顺就会变得粉碎。现在孩子的心理脆弱,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明显的社会性问题。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家的孩子说不得,一遇到事情就退缩,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想要让孩子不再“玻璃心”,其实需要找到其中的原因,针对性进行解决,需要给孩子一些“逆向关怀”,家长不能“心太软”。

孩子很脆弱、“玻璃心”是什么原因?

伴随着孩子身心的不断发育,父母的语气以及语言孩子都能够准确的感知,其次,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有时候家长说的话有一点重,就会心里不舒服,然后表现出来。并且由于父母的爱子之心,对孩子过多的爱护以及各方面教育问题,很容易导致孩子只能听得进好话,一点批评也听不进去,一点失败也经不起,最终导致孩子“玻璃心”。具体来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2)

1、家长过分溺爱、包办

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你知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 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不少的家庭,对孩子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家里的中心。孩子想要什么就给,想做什么就做,就算是难以满足也要想办法满足。有的家庭老人带孩子,就一味地惯着孩子,不让孩子受到一点伤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能够随心所欲,什么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当事情一不顺心,就可能心里变得难受,甚至产生过激的行为。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3)

若轩已经上小学了,这天在家玩游戏,爷爷在那边坐着。对爷爷说:“渴了,想喝水,你给我倒一杯。”然后爷爷说:“你自己有手有脚,自己离那么近,自己不会倒?反而用起我来了。”虽然嘴上怎么说,爷爷还是给若轩倒了水。若轩的旁边就有饮水机,只要跨一步就能接到了,但是还是不想自己动手。其实很多家长也是嘴上说孩子,却用行动惯着孩子。

而且现在有很多孩子一不顺心就离家出走,甚至有的选择跳河自杀等等,这些行为很大程度都来源于家长的溺爱。

2、身边人的过分夸奖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需要“赏识教育”,觉得赏识就是夸孩子,其实,并非如此。孩子需要夸奖,但并不是无条件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最好的!”、“你真聪明!”,这些夸奖让孩子听习惯之后,孩子就听不进去一点批评,受到一点批评之后,就觉得自己受委屈,然后泪花就要出来了。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4)

邻居家的孩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此不论是老人还是家长都是万般宠爱。孩子刚会说话的时候,就说:“宝宝真聪明!”当孩子会识字的时候就天天给孩子说:“真不错,这么大就会写字了。宝宝真棒!”在家长的赞扬声中,孩子逐渐成长,习惯了夸奖。有一天,在学校里,孩子的老师对孩子说:“这个字写得还不够好,回家多练习一下。”然后孩子就哭了。当时弄得老师不知所措,家长接到孩子的时候,孩子还在哭。

因此过分表扬也是一种伤害,孩子没有抗挫能力,遇到一点事,就会有更大的失落感。

孩子脆弱、“玻璃心”,受到伤害会更大

1、导致独立生活能力差

在家的时候,孩子做什么事遇到困难之后,都会有家人帮忙,然后孩子的困难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当孩子独自在外时,没有了家人的照顾,就会觉得格外无助,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有困难。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吃饭要靠自己,而孩子在家的时候一直都有人喂,吃饭也成了一大难题。而且孩子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家长从小进行培养,从吃饭到整理自己的衣物等等。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5)

孩子在想要开始学一些东西的时候,家长是不是总是拒绝,“放着,我来,你去好好学习。”,“别动,放那吧!”这样的话,让孩子逐渐变得开始习惯享受,觉得有什么事情,都有家长可以帮忙给做了,自己就等着就好了。

在上大学的时候,隔壁宿舍里有一个女生,她之前在家从来没有洗过衣服,连袜子也没有洗过。开学来的时候,全家人都来送她,又是铺床又是叠被。在家长走后,刚开始的几天里,衣服换来换去,就是没有洗过,最后实在没有衣服可以换了,只好问谁会洗衣服。后来在宿舍人的帮助下,才逐渐学会一些生活技能。现在她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自己觉得也有些好笑。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6)

2、孩子过于敏感自尊

在家的时候,孩子听到的从来都是对自己的夸奖,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当在外面的时候,与他人相处中,便会格外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总想要受到夸奖。当听到别人的嘲笑时,可能会变得十分沮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最后宝宝便会觉得自己心理很委屈,家长无意的一句话,可能就会使孩子的情绪爆发。

这就让我想起了闺蜜的孩子,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孩子闷闷不乐的,闺蜜忙来忙去要做饭,出来看见孩子的玩具弄的很乱,便给孩子说:“玩具挺乱的,别扔了,收拾收拾。”然后一会儿出来看孩子,孩子就开始大哭起来。然后吃饭之前,就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是,孩子的同学被老师夸了,自己没有得到夸奖,然后觉得回家还被凶,觉得自己不被爱了,谁都不喜欢自己了。可见孩子的心是有多脆弱,多敏感。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7)

3、孩子不敢尝试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学很多新的东西,孩子“玻璃心”,就会变得不敢尝试,觉得自己可能会失败,因此没有把握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为好。不是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而是孩子觉得自己失败后,可能会受到批评,受到打击。

比如,有的孩子不愿意参加团体活动,觉得自己不会或者做的不好会丢脸会被说。就算十分想要玩,也因为害怕被笑话而不去尝试。

脆弱、“玻璃心”的孩子需要“逆向关怀”

什么是“逆向关怀”

“逆向关怀”一词来源于动物保护。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里,鹿群因不必为觅食而发愁,也不必为逃避敌害而穷于奔跑,因而很快繁殖起来。然而在一度兴旺之后,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濒临灭绝的危机。一位聪明的管理人员建议,把几只凶残的恶狼引进鹿苑,几年后,鹿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狼捕食了病弱者,又迫使鹿群为逃避狼害而重新拼命奔跑,从而使得留下来的鹿群体质日益健壮。后来,人们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心太软”,也需要“逆向关怀”,让孩子能够更加独立,不做温室的花朵,能够经得起风雨。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8)

1、让孩子与挫折交手

拳王邹市明在谈到对两个儿子的教育问题时说:孩子吃亏要趁早,摔倒了,自己爬起来,选择了,咬牙坚持下去。因此,轩轩才会有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就算被打倒了,也要重新站起来。邹市明认为,人最不该有的就是玻璃心,因为一旦碎了,没办法拼起来。

孩子若是一直处于家长的庇护中,当走向社会的时候,可能会不堪一击,一个困难都可能把孩子直接打趴下,再也起不来。因此从小就应该锻炼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告诉孩子,现在你要学会自己面对自己人生中的困难,我们可以对你伸出援手,但也只能帮你一时,而以后只能靠你自己。

在奥斯卡短片《鹬》中,小鹬的妈妈出去觅食,鹬妈妈鼓励小鹬出来觅食,然而小鹬就是不出去,在家中安静地等待妈妈的食物,结果被海浪冲击变成了小落汤鸟,还有了“恐水症”。但是鸟妈妈依然鼓励让小鹬出海觅食,最后饥肠辘辘的小鹬终于自己去觅食了,在海浪的冲击中,小鹬看到了丰富的食物,终于克服恐惧,可以自由觅食了。鸟妈妈也是爱孩子的,但是正因为爱孩子,才让孩子学会本领,学会独立。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9)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孩子经历挫折,变得可以独立生存。起初可以从生活点滴开始,比如,日常收拾自己的玩具,家长让孩子自己收拾,如果孩子不收拾,就对他说下次想玩的话就找不着了,也不会再给他买,自己的东西要保管好。当孩子想去一个地方的时候,走累了,告诉孩子,可以歇一歇,但不能够要求抱着,如果不想走了,可以回去。以后的人生路没有人得自己走。

2、表扬批评有度

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掌握表扬和批评的方法,把握好分寸感。当孩子有进步,或者成功做成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夸孩子聪明,而是夸孩子的能力,运用的方法等,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通过努力而成功的,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天赋。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让孩子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激发孩子的进取心。而非面对挫折,否定自己。并且在夸孩子的时候,还不能够过度夸奖,不然会让孩子变得骄傲。

孩子心灵脆弱抗压能力差怎么办(孩子脆弱玻璃心)(10)

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家长需要指出孩子的错误,进行批评,而不是一笑而过,掩饰孩子的这种错误。并且家长不要说孩子脑袋笨,或者比不上别人家的小孩,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是指出孩子哪里需要改进,鼓励孩子改正,获得成功。

孩子“玻璃心”,需要家长对孩子狠心一点,让孩子学会成长。爱他就让孩子去自己面对挫折,苦难,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来临的风雨。这种“逆向关怀”,一定能让孩子的心变得强大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