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姜派小生名单(姜妙香是现代京剧小生唱法的创始者)

本文乃作者安安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京剧小生名家姜妙香先生,先演青衣,后改小生,师承高,钻研深,善于吸取,博采众长,表演高雅细腻,文武皆擅,且富于创造性,对小生的唱腔进行革新,极大地丰富、发展了小生唱腔艺术,蔚为大家,影响深远,形成了上继德(珺如)、朱(素云),下启俞(振飞)、叶(盛兰)的姜派艺术,是现代京剧小生唱法的创始者,堪称一代小生宗师。

姜氏为人亦复忠朴无华,戏德高尚,涧为伶界楷模。姜妙香先生出身梨园世家,其父姜丽云,为四喜班演员,会戏甚多,昆乱不挡。后创办绚春堂在家中授徒。其母陈氏,为著名小生演员陈金爵之孙女,亦通音律。姜妙香自幼即受家庭之熏陶,很小即打下演唱昆曲旦角的根底。

京剧姜派小生名单(姜妙香是现代京剧小生唱法的创始者)(1)

姜妙香剧照

姜妙香氏7岁就开始学青衣,师父甚多,谢双寿、诸秋芬、陈啸云、田宝琳、茹莱卿(茹富兰的祖父)、陈德霖、乔蕙兰(精于昆曲,亦是梅兰芳的老师)等都是他的老师,其中受陈德霖、谢双寿、茹莱卿三人的影响很大,尤以陈德霖为最。

姜妙香先从茹氏学青衣戏,改小生后又向茹氏学武功和武小生戏。从谢双寿那里不仅学唱腔,还要学师父的口形、唱法,还有就是关于学唱要下苦功夫的教导,妙香先生后来教学生时常说的“学唱要下千遍功”“瞧着我的嘴”,就是来自谢双寿。

京剧姜派小生名单(姜妙香是现代京剧小生唱法的创始者)(2)

梅兰芳剧照

而陈德霖老夫子在唱法上所讲究的“提音”(即“立音”)、“擞音”“摔音”与一些佳妙气口,强调念白注重声韵、共鸣以及“死盘子活秤”,即既要遵守规矩,更要注意活用,这些唱法与理论,更是使姜氏受用终生,不仅对他唱青衣时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与实践价值,效果极佳,就是对他改唱小生后,在革新小生唱法上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还有几人对姜妙香的影响也很大

一是宿儒陈子胡,姜氏很小就从其读书习字,学古文、四书、唐诗(年长后又向别人习绘画),这对姜氏以后深刻理解戏文,揣摩剧情,塑造人物,格调高雅,大有关系。再加上改演小生后,又与余叔岩先生一齐研究音韵,在陶然亭一带喊嗓子。

京剧姜派小生名单(姜妙香是现代京剧小生唱法的创始者)(3)

青衣剧照

二是姜氏在洪奎班和玉成班唱青衣时,曾与名老生王凤卿和刘鸿声合作,唱一些生旦对儿戏,改小生后,傍梅兰芳先生,又与王凤卿合作多年,对老生龙其是王凤卿的唱腔劲头、脑后音运用极为熟习,这对其改演小生后,吸收老生唱腔、唱法,亦大有裨益。

姜氏唱青衣,一度很红,然而就在姜氏唱旦角极盛时,却因劳累过度以致吐血,病好后一度曾搭班唱一些唱功较少的如《查头关》等小戏,后在朋友和同行的帮助与建议下遂决意改演小生。

京剧姜派小生名单(姜妙香是现代京剧小生唱法的创始者)(4)

小生剧照

姜妙香先生学小生的老师很多,约有十位,其中好几位名望很高,皆为一时之俊杰与典型:小生正工戏为朱素云所授,京昆主要得自陆杏林,配角戏受诸冯蕙林(马派老生冯志孝之祖父,姜氏续弦冯金芙女士之父)、江春山,武功及一些武小生戏则学于茹莱卿。

此外姜氏还向程德霖和茹莱卿学过王楞仙的《奇双会》,向天津的医生郭大夫学过《岳家庄》中王楞仙饰岳云的锤法,向萧长华先生学过王楞仙的《临江会》等等。姜氏自1915年3月21日(二月初六),首场与梅兰芳先生同台演出《玉堂春》,饰王景隆始,从此两位大师合作了近半个世纪,珠联壁合,相得益彰,直到1961年8月梅先生逝世,传为菊坛佳话。

京剧姜派小生名单(姜妙香是现代京剧小生唱法的创始者)(5)

玉堂春剧照

姜先生演出的剧目极多,据其挚友何时希先生的不完全统计,姜氏演出的青衣戏就有近70出(折),其中包括昆曲23出。姜氏的小生戏更多,约有90余出,计传统戏近70出(内中《孝感天》《监酒令》《玉门关》《辕门射戟》 《白门楼》 《罗成叫关》《罗成托兆》(即《小显》)、《飞虎山》为姜氏八出小生为主角的名剧,因有“姜八出”之说),梅派戏23出,程派戏2出,马派戏4出。

何氏并指出,若把姜氏陪演过一次,历久已记不起来者也统计在内,则有三四百出。他自己尚能记忆,或者提问就能哼出佳腔者,是不会少于200出的。由此可见,姜氏腹笥渊博,演出剧目之丰富,实令人惊叹不已。还有,姜氏一生所灌唱片、录音及参拍的电影亦颇多。

京剧姜派小生名单(姜妙香是现代京剧小生唱法的创始者)(6)

飞虎山剧照

唱片,据何氏统计约98面,1962年至1963年间,中国唱片社所录制之大密纹唱片有《监酒令》《玉门关》 《连升店》 《状元谱》 等。另外尚有《辕门射戟》《火牛阵》的录音,和梅先生合作演出的实况录音更多,姜氏几乎无役不从。

参考资料:《中国戏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